5月15日,“冰釋千問”深度訪問全球洪門聯盟總會長劉會進,帶你走入這位傳奇人物以及他身後的傳奇組織“洪門”的生命故事,感悟忠義精神世界的生命能量。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回望348年洪門歷史,
演繹了一部驚天地的英雄史!
一位位頂天立地的英雄,向我們走來……
鄭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又名福松,本名鄭森,字明儼,詣明末大儒錢謙益時受字大木。是明末清初的軍事家,民族英雄。南明唐王隆武帝賜國姓朱,更名成功,故又稱鄭國姓、國姓爺。
鄭成功為了反清複明,開創天地會,潛伏於中國大陸,後傳予其參軍陳永華,化名陳近南。
陳永華(1634年-1680年),別名陳近南,明鄭王朝東甯總制陳永華。
鄭成功手將領陳永華(化名陳近南),洪門各地聯絡人皆用"陳近南"之名發佈命令。
1674年7月25日,陳近南主香於湖廣白鶴洞紅花亭聚義,創立洪門天地會,其名取意為“一拜天為父二拜地為母”,會內則通稱洪門,反清複明,揭竿而起於8月15日舉兵起義。前、中、後五祖珠寶寺吳天佑等五僧人領中軍,中五祖勇士吳天成等領後備軍,由襄陽發兵直抵武昌。後起義兵敗回襄陽,萬雲龍陣亡。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人稱“船山先生”。明末清初思想家
寫下上千萬字著作的王船山(王夫之)先生,傲骨錚錚,誓不降清,立志驅逐夷狄,恢復中華,是洪門始祖之一。
他是締造湖湘之學的源頭之力,陶澍認為王船山乃是“百世之師”,“天下領導人”,譚嗣同尊王船山為“雷神”,“象電所了一般把許多青年的心弦震得直跳”(梁啟超語)王船山先生對自己的預言是:“二百年吾書始顯,五百年後吾道大昌”。
顧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本名顧絳,字寧人,人稱亭林先生,南直隸昆山(今江蘇昆山市)人。明末清初的傑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他所提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口號,意義和影響深遠。
顧炎武講學陝西華陰雲台書院,以民族大義感化諸生,助洪門秘密結社。顧炎武以王侯將相名稱注目,組織了漢留(又稱哥老,袍哥),發闖王藏金(應為傳說),開設票號當鋪,準備糧台。哥老會蔓延很廣,由西北以至於西南及兩湖。
至今,顧炎武仍是洪門所供奉的先祖之一。
傅山(1607年~1684年),字青竹,改字青主,山西太原人。明清時期道家思想家、書法家、醫學家。
他精通醫術,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傳世之作,在當時有“醫聖”之名,史稱中華婦科第一人。
他會武功,是道家高人,梁羽生多次將他寫入書中當劍聖。
他懂經濟,創辦山西票號,直接引發山西金融帝國的出現。
會書畫,于右任梁啟超,稱他清初書畫第一人。
他更是積極參與了洪門的創建。洪門中至今仍對他每月供奉。
傅青主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李顒、顏元一起被梁啟超稱為“清初六大師”。這“清初六大師”,三位都是參與洪門締造的祖師。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
國父乃洪門中人,且為大佬級人物。
190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由三合會首領介紹加入洪門致公堂,被封為“洪棍”,後來又改組致公堂,成立興中會,開設‘大陸山’。當年黃興開設的‘同仇會’,陶成章、章太炎組織的‘光復會’,都屬於洪門。同盟會成立早期,孫中山曾建議同盟會全部加入洪門。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大部分都加入了洪門。
秋瑾(1875—1907),女,字競雄,號鑒湖女俠,民主革命志士,留下“秋風秋雨愁煞人”的絕筆。
1904年秋瑾東渡至日本,加入日本橫濱的三合會(洪門的分支),受封為“白扇”(即軍師)。
同時入會的盟友在《回憶秋謹》一文中記錄:入會宣誓開始,主持人梁慕光手持一柄鋼刀,架在他們的脖子上。問:“你來做什麼?” 答:“我來當兵吃糧!” 又問:“你忠心不忠心?” 答:“忠心!”再問:“如果背叛,怎麼辦?” 答:“上山逢虎咬,出外遇強人!”十人依此例一一宣誓完畢,扯一條兩米多長的橫幅,上書“反清複明”四個大字。宣誓人先在橫幅下麵魚貫穿行,而後另燃一堆篝火,宣誓人從火上躍過,表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最後殺一隻大公雞,歃血盟誓,算是儀式結束。
司徒美堂(1868年4月3日-1955年5月8日),原名司徒羡意,字基赞,著名的爱国侨领,中国致公党创始人之一。
司徒美堂在美国洪门致公堂,写信给罗斯福总统废除不平等“排华法”,在辛亥革命中,司徒美堂先生领导侨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创立安良堂,他发起成立“纽约全体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在抗战期间,亦募集了约1400 万美元捐赠抗日起到关键作用,当时的洪门组织因司徒美堂发展扩大,誉名为洪门大佬。在新中国成立后,洪门致公堂转型为中国致公党,现为中国八大民主党派之一。
上世紀的國共精英,都加入過洪門。黃埔軍校副校長李濟深,何應欽、胡宗南、戴雨農等等……都入了洪門。
陳獨秀加入了洪門岳王會。朱德元帥年輕時亦加入哥老會,後來的革命多得哥老會相助。
鄧小平的父親紹昌公,曾是四川廣安袍哥的“掌旗大爺”。
賀龍是哥老會一個首領,排行第十,人稱“十排老么”。兩把菜刀起事的時候就是靠著手下的哥老會兄弟。後來創建紅二方面軍,憑著哥老會首領的身份一呼百應。
劉伯承也曾是哥老會成員,在組織川東救國軍的時候,劉伯承手下的主力之一就是奉節哥老會。
…………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348年洪門史,實是一部英雄史!
且聽全球洪門聯盟總會長、中國洪門五聖山總山主、洪門國際基金會主席劉會進博士解析:
5月15日,“冰釋千問”深度訪問全球洪門聯盟總會長,帶你走入這位傳奇人物以及他身後的傳奇組織“洪門”的生命故事,感悟忠義精神世界的生命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