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选择权交给学生”,2024年全国高考落下帷幕,接下来考生将进入分数查询和志愿填报。近日,全国多所高校召开2024年本科招生政策发布会,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推出本科期间“转专业”政策。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实行“转学零门槛,转学有考核”;吉林大学宣布将放宽转专业限制,每个人将有12次机会选择新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实行“零门槛100%免费转专业”的政策。
在各高校的招生政策发布会上,“转专业”成为热门话题,可以算作高校与学生在某一特定话题上的“双向旅行”。尽管高校对学生录取后转专业的政策存在诸多差异,但现在很多高校主动谈论和推动自己的“转专业”政策改革还是相当有方向性的,这不仅是高校对近年来空荡而充满活力的高考志愿策划市场的积极回应,也是高校招生本身的一种较低姿态。尤其是对于一些所谓的不太受欢迎的专业。
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是考生和家长永远面临的又一次考验。学校的选择和专业的选择让许多人犹豫不决,最终,考生和家长需要判断自己的情况和需求。几乎每年这个时候,教育部门也会发布指导方针,呼吁考生“结合个人愿望、兴趣、优势、职业规划和其他因素,关注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综合考虑”学院和专业的选择。
在更务实的家庭考虑中,与就业的联系是最常见的决定因素。所谓的“高考志愿规划师”主动迎合这种“需求”,客观上加剧了人们对“天坑专业”各种版本的刻板印象,其务实思维仍是此前“学数理化,环游世界不怕”的延伸。
从考试上的“终身一考”到志愿填报的“一报必胜”,无论是家长和考生的现实关切,还是相关市场的野蛮生长,都需要高校方面的积极回应。这一次,中国许多高校调整和优化了“转专业”政策,以更好地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入专业深如海”的局面。
一个因资源和机会稀缺而提振的市场最终会因供应的扩大而变得理性。专业可以转,甚至可以多次转,高校转专业的门槛在降低,这无疑为高考志愿规划的市场热情降温做出了一些努力。
过去,学生入学后的专业调整并不是一项普遍的福利,需要相应的GPA和专业排名门槛限制,而其中一个悖论是,只有在本专业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才有资格申请“转专业”,而学生最终转专业的另一面是转专业学生的质量损失。一些不适应本专业学习,对其他专业发展感兴趣的学生,因为门槛的原因,无法调整赛道。职业门槛的存在,其实让“强扭瓜”持续不甜。
而现在国内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尝试“零门槛转专业”无疑是一个值得鼓励探索的举措,为专业与学生的高匹配度组合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和独立判断,不再依赖高考后的“一锤子买卖”,进行更细腻、更人性化的政策微调。要充分了解大学生的专业情况,重新选择机会,多试错的可能性。
当然,也不排除高校在把专业选择权还给学生的同时,学生选择的判断依据也可能是之前“高考志愿规划师”的“就业导向”,所谓的“热门专业”依然火爆。然而,必须看到,已经成年的大学生最终应该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赋予大学生专业选择权,最终是对大学生独立判断和人格发展的尊重,是对大学生自主人格和精神成年的促进。相信大学生会在正常而非稀缺的专业调整过程中逐渐回归理性。
人生不是单一的,也没有单一的桥梁,更没有单一的课题,大学专业的选择如过去开放供应的稀缺资源,其实更多的是考验学生对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就业市场千变万化,有成千上万的职业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火热,也取决于年轻人对所选职业的投资(甚至是随后的职业选择)。没有人有权规划他人的生活,放下每一个转折点对“成败”的执念,培养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锻造独立判断和专业专注力,大学生的未来因为没有被定义而充满想象。